box modul

181-6278-8876

发展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助力湖北

2021-05-22 11:08:29 )次浏览

旅游成撬动乡村振兴新杠杆
 
  5月2日,央视《沿着高速看中国·沪渝高速》栏目播出“恩施大峡谷 喀斯特地形地貌天然博物馆”篇。据不完全统计,小长假期间晴雨相间,恩施大峡谷人气攀升迎来旅游接待高峰,整个假期景区共接待近6万人。
 
  湖北恩施州是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全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还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整州在创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但曾几何时,景区散而乱,品牌缺失,这些都是以恩施州为代表的鄂西地区旅游发展的切肤之痛。不过,如今绿水青山已彻彻底底成为这里摆脱贫困的金山银山。
 
  近年来,恩施州找准旅游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的突破口和结合点,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全域旅游为路径,变生态优势为产业优势,变山水资源为美丽经济,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旅游贡献。
 
  据统计,2020年,恩施州累计接待游客3499.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2.16亿元。旅游扶贫直接带动10万余人直接就业,间接带动相关行业40余万人吃上了旅游饭。目前,全州A级景区达到32个,其中5A景区3个,4A景区17个。
 
  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年旅游综合收入从8亿元到200亿元,恩施只用了10年。
 
  恩施美景天成,旅游资源和硒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多年来却因为群山阻隔,交通不便,养在深闺无人识。全年接待游客顶多一两千人,成为十多年前恩施最早一批旅游从业者久久抹不去的深刻记忆。
 
  2008年,湖北省政府发布《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2009年5月,为推进“两圈一带”战略,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组建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湖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鄂旅投集团)。同年,鄂旅投集团进入恩施,投重金打造了恩施大峡谷景区,恩施高速公路也在通车。这一年,尚处于试营业期的大峡谷景区游客接待量达到14万人次,带动恩施市游客接待量达到1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8亿元。
 
  随着恩施大峡谷一起火起来的,还有当地村民。比如,过去靠低保过日子的“背篓哥”刘成松,通过在景区谋生,盖起了300平方米的楼房,成为脱贫先锋;地道土家妹子谭桂英,在家门口就业当导游,2020年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长期以来,鄂旅投集团聚焦武陵山、秦巴山等深度连片贫困地区,先后投资逾300亿元,撬动社会投资2500多亿元,建成了恩施大峡谷、恩施坪坝营、大清江、唐崖土司城、黄金洞、长阳清江画廊、咸宁九宫山、萝卜小镇、房县温泉等30个特色旅游产业项目和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以大体量投资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近三年,湖北四大贫困片区的游客人数增长了2.5倍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倍以上。” 鄂旅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俊刚介绍,集团从顶层设计入手,统筹考虑景区发展与地方政府、周边群众的利益关系,让景区资源效益最大化,带动了扶贫效益最大化。
 
  除鄂旅投集团外,恩施又先后引进湖北省交投、省联投、北京中诚信、江西旅游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发旅游资源,形成高密度、高等级景区集群,吸纳村民在景区就业,设置商铺让村民销售农特产品,引导村民在景区周边修建农家乐、民宿等,持续释放旅游扶贫效应。
 
  近年来,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的不断推动下,湖北有很多不知名的乡村,都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改变了过去贫困落后的状态。在湖北省乡村旅游协会总顾问陆令寿看来,乡村旅游不是简单的锦上添花,而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支撑,它让乡村山更绿、水更清、村民更富裕,没有乡村旅游的发展,广大乡村将黯然失色。
 
  “文旅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立足自身产业特色和发展优势,创新实践精准扶贫模式,才能真正点亮美丽乡村,带动脱贫致富。”湖北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认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文化和旅游的优势,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演绎脱贫攻坚中的企业担当
 
  旅游宣传内容和方式的转变,是新时期“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更好满足人民旅游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发展新格局、产业发展新阶段、大众生活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旅游宣传随市场变化而持续升级的过程,开启了大众旅游发展的新阶段。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联合举办首届全国旅游公益广告作品遴选暨展播活动的通知》,开启了旅游宣传新风尚,推动旅游宣传由过去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和产品等具体宣传转向旅游消费观念培育、旅游消费意识引导等质性宣传阶段。
 
  近年来,各地在旅游宣传中,已经逐步摆脱了“看山看水看文物”的方式,更多呈现更具烟火气的城乡生活场景,以此构建起旅游地与游客之间的情感关联。而公益宣传作为传统旅游宣传的升级版,在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同时,也将引导新旅游消费观念的养成,更大程度地激发国民出游意愿,以高频、高质旅游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充分彰显旅游业在释放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开发一个景区,保护一片生态,带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去年,鄂旅投集团这种扶贫模式入选2020年世界旅游联盟100个旅游减贫案例,成为湖北旅游扶贫的一个经典样本。
 
  “我们探索‘一业为主、多元协同’的发展模式,已成为主业突出、资产优良、运转规范、竞争力强的大型国有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刘俊刚介绍,鄂旅投集团立足自身产业特色和发展优势,主动践行国有企业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创新实践“文旅+”精准扶贫新模式,以文旅项目点亮美丽乡村,以文旅产业带动脱贫致富,每年在贫困地区上缴税收过4亿元,带动就业50多万人,对当地农村人口收入贡献率达到40%以上。
 
  2020年,鄂旅投集团资产规模达到620亿元,同比增长26%;完成营业收入135.4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投资81.23 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利润总额6.5亿元。
 
  作为湖北省实施“两圈一带”战略组建的旅游产业龙头企业,鄂旅投集团已形成文化旅游、特色小镇、保税贸易、产业金融四大产业板块。目前,其旅游扶贫的步伐已从鄂西的武陵山区、秦巴山区,拓展到鄂东的大别山区和幕阜山区。通山的九宫山、黄梅的禅宗文化旅游区等重量级项目正在快速推进,成为旅游扶贫的新生力量。
 
  4月2日,长江商报公益记者随“樱花又开放——疫后重振看湖北”全国网络媒体湖北行采访团来到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茶旅小镇,这是由鄂旅投集团联合宜昌市夷陵区政府、萧氏茶业集团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30亿元,在宜昌投资的首个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也是夷陵区产业发展核心支撑型项目。
 
  该项目副总经理向清华告诉记者,随着项目的开展实施,项目所在地邓村乡已成为颇具影响的休闲度假地,带动了周边第三产业发展,以往靠茶吃饭的村民纷纷办起农家乐,开起民宿,吃上了旅游饭。2020年,邓村乡茶农在三峡农商行的存款总额由2019年的4.12亿提升至4.72亿元。这增长的6000万元的存款,是这项文旅项目带给这座位于长江西陵峡畔乡镇村民们最真切且直接的实惠。美丽乡村和产业振兴的发展蓝图,正在项目的引擎示范和综合带动下逐步实现。
 
  目前,鄂旅投集团正加快推进“双上市”战略,鄂旅股份上市申请得到证监会正式受理并反馈意见,金旭农发成功入选湖北省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集团围绕实体产业完善金融服务链条,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注入实体产业,加强资本运作,发起或参与一批引导基金,引入金融和社会资本。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鄂旅投集团将围绕打造新型文旅集团和美好生活服务商的定位,深耕文旅幸福产业,深化文旅融合,推进价值再造和产业重塑,加快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转型,力争实现资产规模过千亿元、年综合收入过300亿元、利税过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