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 modul

181-6278-8876

人本视角下的未来乡村

2022-01-24 10:01:22 )次浏览

2021年12月14日,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发布《上海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启动全市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行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的“构建乡村社区生活圈”为目标,结合国家行业标准《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要求,上海市规划院自2020年6月以来启动《上海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和《上海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工作。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需求和未来超大城市乡村的新功能出发,旨在通过乡村社区生活圈的构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乡村宜居度和吸引力,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一、乡村人群需求与发展趋势梳理

以行政村为单元的设施配置思路需要改变。从2007年《上海市郊区新市镇与中心村规划编制导则》,到2010年《上海市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是以行政村人口规模的千人指标进行刚性管控的。2015年《上海市郊区镇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导则(试行)》提出“基本必配+高能级选配”的村庄设施类型,对行政村“三室两点”(村委会办公室、医疗室、老年活动室和便利店、健身点)进行刚性管控。

也就是说,过去十几年,上海是以行政村为单元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底线管控。随着不同村庄发展特征的多样性,村民需求的日益丰富,出现了养老、网购、直播带货等新的形态,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指引下,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思路和标准需要与时俱进,以满足村民的差异化需求与村庄的多样性发展。比如,考虑到老年村民活动范围有限,以自然村作为其基本活动圈层更为合适。

乡村中不同人群的客观需求差异已经显现。乡村地域相对辽阔,对于为什么要把“三室两点”的辐射范围延伸到自然村,与此同时还要增加新的设施类型问题,项目组通过乡村实地调研了解到,村里大多是空巢老人,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家附近,偶尔会去最近的镇区看病或买菜。

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只能依靠家门口一周一次的流动摊贩或子女偶尔的买菜接济,有的老年“宅男”只愿在家里看电视。有的热心村民把自家房子改造成了活动室,免费为住得离村活动室太远的老人提供活动空间。

总体而言,活动室、便民店、助餐、助医设施是乡村老人最为迫切的需求。
 

那么村里的中青年呢?从问卷和大数据分析来看,中青年村民中有一半是以小汽车作为主要出行工具,日常活动范围大于老年人。

以松江区叶榭镇为例,中青年村民日常出行频率最高的是离家500~900米、1300~1900米、2200~3100米三个区间范围。60%的人每周会去镇里或附近的新城,日常跨村、跨镇活动频率高,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医疗和停车设施是中青年村民最强烈的需求。

可见,乡村的老年人和中青年在出行活动范围和生活需求类型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原有以围绕行政村村委会来布局“三室两点”,已不能满足这些差异化的需求。
 

二、乡村社区生活圈的核心理念

生活圈以人的生产生活需求为核心,贴合乡村发展实际。通过近些年上海、浙江和成都等地的实践,“生活圈”概念在国内进一步延续和发展。总体来看,“生活圈”以人的生产生活需求为核心,“社区”两字赋予生活圈特定的空间范畴,更加关注社会交往情感上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恰恰根植于传统的乡村社会中。“乡村社区生活圈”则意味着对乡村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品质与关怀并存,吸引全龄段人群回到乡村。乡村社区生活圈从品质提升与社会关怀的视角,期望吸引全龄段人群回到乡村,以实现“让老年人在乡村快乐生活、让年轻人回乡生活和就业、让儿童回归大自然和本真、让都市人实现美好田园梦”的目标愿景。

兼顾公平与差异,在功能扩充和内涵提升方面做加法。为应对不同人群、不同产业的发展需求和未来变化,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扩充和内涵提升必须做加法,即从以行政村为单元进行设施配置转向分层、分级的体系构建。自然村层级上,从公平视角满足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最基本的保障性需求。行政村层级上,兼顾差异,行政管理基础上结合村庄的特定需求开展弹性选择。
倡导复合与集约,在整合资源和因地制宜方面做“简”法。整合资源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功能整合与共享,以便民服务中心和邻里驿站为核心打造“一站式”的家门口服务综合体。因地制宜方面,避免“一刀切”,在满足不同人群基本生活需求和乡村基本治理要求的基础上,村庄可按需选配园区、旅游、农业、商业等服务模块。
 

三、乡村社区生活圈的场景化引导

结合乡村自身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差异性的配置策略,对未来不同主题功能的乡村开展场景化引导,构建睦邻友好、健康养老、自然生态、创新生产、未来创业、艺术文创、旅游休闲、智慧治理等8种不同主题功能的乡村社区场景。
 

睦邻友好场景

睦邻友好场景应对乡村“空心化”问题,旨在增强乡村亲缘、地缘联系,重建乡村社区共同体。